1.回形针探测器
全屏日常检测车辆线路故障的时候,由于万用表的测量针脚过短(仅有1.5cm),无法直接接触到线束端的针脚,只能以损坏导线绝缘层为代价完成检测。但这种检测方法若操作不当,容易导致导线短路,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火灾。
采用何种方式能既高效又顺利地完成检测呢?别在维修手册上的一枚回形针,让维修工刘浩眼前一亮!顺势取下回形针,掰直后作为介质接在检测工具上完成了检测。
回到车间,刘浩赶忙拿上一支空笔芯,一枚回形针,根据注射器针头装在注射器上的原理对检测设备加以改进,一款体积小、灵活性高,能够在无需破线的前提下对各种线束、任何位置进行探查的小工具就“诞生”了,这支“回形针探测器”也变成了刘浩外出抢修的“得手利器”。
2.比亚迪电池拆装叉车改造
大客车普通电池装卸采用普通工具即可完成,而比亚迪K8车型有多组高压电池包,价值昂贵,安装紧凑,体积大,重量重,拆装极为不便,且目前市面上也没有专用的工具。
为降低修理工拆装劳动强度,公交集团维修公司五车间的师傅们在常规蓄电池装卸工具的基础上,进行技术改造。加大了臂展距离,还可调整叉臂俯仰角,保证电瓶在装卸过程中不滑落。
图:改造叉车(左)与普通叉车(右)的对比图
3.废旧件改良办公家具
还记得去年公交维修车间“新进”的那一套家具吗?没错!就是由维修师傅们亲自画图设计、动手焊接、设计完成的那一套“绿色家具”。
虽是比赛中唯一一项非作业工具类项目,这套“家具”收获的赞许也不少。将车间废旧的油漆桶、废料桶分割、重新组装、焊接、刷漆,再添上一些灵动的生命,原本沉闷、单调的车间报修室瞬间变得亮眼起来。
至此,公交集团首届“五小”比赛成果展示就落下帷幕。下一步,公交集团维修公司将继续抓好“小发明”的成果转化,化成绩为动力,全力推进降本增效、创新型人才培养,为长沙公交高质量发展储备“动能”。